前言:
在华盛顿特区的五月阳光下,白宫椭圆办公室的空调似乎也没法让决策者的心情平静下来。
当特朗普用马克笔在关税清单上划下20%的税率时,华尔街的交易员们正紧盯着纳斯达克指数的显示屏,目睹苹果、高通等科技股像过山车一样上下波动。
关税战背后的双面博弈
戴安斯参议员的专机一落地北京首都机场,他的行李箱里不仅装着几套换洗衣物,里头还放着三百多家美国中小企业的联名信。
这些企业在过去的六个月里,真是遭遇了一场惨痛的噩梦,订单减半,库存堆成了山。爱荷华的豆农约翰逊在信里发了感慨:“自从中国买家去找巴西的时候,我的联合收割机就一直瘫在田里。”
这番苦涩的体验,让那些政客们费尽心思编造的“关税有利论”就显得相当无力、没说服力了。
苹果的大老板库克在中关村论坛露面,真是个有象征意义的举动啊。
这位硅谷牛人亲自上阵,在体验店里演示iPhone15的AR功能的时候,郑州富士康的生产线也正在加班调试新模具呢。
数据显示,中国在苹果全球供应链里占了47%的份额,任何增加的关税壁垒都有可能让库克精心搭建的“全球果链”变得像贵的俄罗斯方块一样,琐碎又麻烦。
当他跟工信部的官员谈起的时候,半导体进口关税豁免的话题总是绕不开——这可是每年价值380亿美元的芯片贸易,关系重大呀。
这种政局冷淡、经济热火朝天的荒唐戏码,在华盛顿K街那些游说公司的财报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波音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竟然花了创纪录的920万美元在游说上,目的就是在国会那儿为飞机零部件争取免税权。
说客们拿着精确计算的数据模型,在议员们的办公室里来回跑,跟他们讲,每提升1%的航空关税,西雅图的装配线就得裁掉200名蓝领工人。
美元霸权的多米诺骨牌
特朗普可能没料到,他所自豪的关税武器,竟然在动摇自二战以来最牢固的美元霸权体系。
当美国海关对慕尼黑的宝马X5征收25%的惩罚性关税时,慕尼黑央行的官员们正在私下开会,研究用欧元来结算与中国的汽车贸易是否可行。
这种“去美元化”的尝试,犹如病毒般在G20各国的央行体系中扩散开来。
石油美元体系的破裂愈发显得致命。
当沙特阿美公司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完成了首笔人民币结算的原油交易,纽约的原油期货市场立马应声下跌了2.3%。
最新的数据表明,俄罗斯央行透露,2023年他们同中国的贸易中,使用美元结算的比重已经降到15%。相比之下,2013年这一数字还高达90%。
这波结构性的变化,让美联储的加息周期第一次遭遇了“政策失灵”的尴尬局面。
更让人捏把冷汗的是,美国国债市场传来的信号可谓危险异常。
这可真是让人感到一丝紧张,近期中国连续六个月都在减持美债,日本、英国等主要持债国也纷纷跟上步伐,慢慢地减缓了增持的速度。
纽约梅隆银行的交易员们留意到,公布关税清单那天,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下子上升了12个基点,这种大幅波动一般都是在金融危机期间才会见到的。
摩根士丹利估计,要是中美贸易额再减少20%,全球的美元流动性将会缩水1.8万亿美元,这个数值就跟把三个瑞士的GDP抽走差不了多少。
经济规律的铁拳反击
在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商家们用手机计算器展现了最简单的贸易道理。
听说美国恢复了352项中国商品的关税豁免,干圣诞装饰生意的老王立马把雪人挂件的价格从0.8美元给调到了0.79美元。
“薄利多销呗,”他一边抽着烟,一边在WhatsApp上和迈阿密的客户讨价还价,“反正人民币贬值也能抵消些关税。”
这类小打小闹的较量,正慢慢撕裂华盛顿辛辛苦苦搭建的贸易防线。
高科技领域的突破,让美国也是倍感压力,心里忐忑得很。
长江存储的232层NAND闪存一上市,三星电子的股价立马就掉了个4.2%。
波士顿咨询的报告说了,一旦中国的半导体自给率每提升10%,全球的芯片价格就会有3-5%的波动。
ASML的老大温彼得在上海进博会露面,那手里拿的可不单是EUV光刻机的订单,背后可牵扯到整个行业对“技术脱钩”的担忧。
农业这个战场的数据真是让人震撼。
巴西农业部高兴地透露,2023年对中国的大豆出口比去年增长了37%,与此同时,美国在这一市场的份额降到了六年来的最低点。
在艾奥瓦州的田地里,约翰逊站在满仓的豆子堆前,终于领悟到,中国买家转向的不仅是供应商,更是市场经济规则中那种用脚投票的智慧。
悬崖边的战略抉择
王毅在会见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代表时,会议厅里摆放的苏州双面绣,那可不是随意放的,寓意深远。
这幅名为猫戏蝴蝶的刺绣,传达出中国在对美政策上的战略坚定性——一方面始终保持对话的大门敞开,另一方面又牢牢把握住核心利益的底线。
这种既柔和又坚韧的姿态,在商务部新发布的《全球供应链合作倡议》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承诺保护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明确表示反对单边制裁。
美国商界的紧张情绪在巴菲特最近的持股调整中小露端倪。
伯克希尔哈撒韦最近大举增持台积电的股票,这被看作是在“芯片战争”中对风险进行的一种防范。这种商业上的聪明才智,跟华盛顿那种对抗的思维模式截然不同。
微软的大佬布拉德·史密斯在清华大学的一番话可谓是直截了当:“技术冷战没有赢家,就像用剪刀想把互联网给切了。”
美联储以前的掌门人格林斯潘发出了极具力度的警告:“关税斗争一持续到第五年,咱们就会明白,这不是对中国施压,反倒是对美元体系下了一个坟。”
他的测算表明,假如中美贸易彻底脱钩,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里的占比有可能降到40%以下,这可真会撼动自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的基本格局。
在如今这个历史的十字路口,美国的政客们或许得好好想想尼克松那个时代的智慧了。
当年那位为中美关系铺路的总统曾经说过:“当敌对符合我们的利益时,我们得勇敢地做敌人;当成为朋友符合我们的利益时,我们更得聪明地当朋友。”
如今,上海外滩的霓虹灯还是那么耀眼,纽约港的自由女神照样举着火炬。只是,咱们不知道白宫里的那些决策者,能不能洞察到全球经济格局上那闪烁的警示信号啊。
(参考资料: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关税清单、中国海关总署贸易统计数据、美联储货币政策报告、世界银行全球贸易展望、彭博社美债市场分析、路透社半导体产业调查、商务部《全球供应链合作倡议》全文)